工信部部长金壮龙:四大举措擦亮“专精特新”金字招牌

2024-07-05
新闻来源: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
查看次数:1514
7月5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推动高质量发展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。工信部部长金壮龙介绍工业的总体情况并答记者问。 

金壮龙表示,工信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,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,与各方一道,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。

金壮龙介绍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0.1万多家,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.3万家。产业链骨干企业加快壮大。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,截至六月底,我国已经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,其中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.2万家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。

在媒体记者提问环节,针对促进中小企业“专精特新”发展的考虑和具体举措的问题,金壮龙表示,抓住“服务、管理、发展、帮扶”四个关键词。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,发展和帮扶并举。特别是要擦亮“专精特新”这块金字招牌,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。金壮龙表示,工信部具体有四方面举措。

第一方面措施,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支持力度。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。联合财政部支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打造新动能、攻坚新技术、开发新产品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。因为专精特新企业很多都是参与到大企业的供应链,大企业一般是链主企业、龙头企业,专精特新企业都成为配套专家。我们联合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,中央企业在产业链当中很多都是链主企业,我们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当中。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作用,带动社会资本投早、投小、投专精特新。

第二方面的措施,加快中小企业“上云用数赋智”。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,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,力争到2027年,实现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,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。加快数字化服务供给,支持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和能力,大力发展“小快轻准”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,小就是小型化,快就是快速化,轻就是轻量化,准就是精准化,这些有助于降低转型成本,让更多中小企业敢转、会转、转得好。

第三方面措施,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。我国已经培育了200家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,2024年将再培育认定100家左右。同时,支持各地聚焦县域经济特色优势产业,因地制宜培育省级集群。

第四方面措施,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。从政府角度更多的还是要为中小企业做好服务,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。健全公共服务体系,发挥市场化服务机构作用,统筹推进政策惠企、环境活企、服务助企、创新强企、人才兴企。加快建设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,推动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四级服务网络互联互通,汇聚整合政务、市场等各类服务资源,为中小企业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,切实帮助企业降本、提质、增效。

金壮龙表示,我国工业发展虽然取得长足进步,但总体上讲,仍处在由大变强、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,关键核心技术、产业基础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突出短板,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。工信部将不断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,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,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,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、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真抓实干,善作善成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绩,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!

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简介



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,是在北京市工商联的领导下,致力于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。商会始终坚守为专精特新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初心,积极发挥资源整合、人脉汇聚、痛点解决的独特优势,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覆盖其成长全过程、全产业链的细致服务。

目前,商会已汇聚了超过300家会员单位,其中包括20余家上市公司和50余家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这些企业分布在高端智能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集成电路、节能环保、新材料等多个前沿和关键领域,共同构成了商会坚实的行业基础和丰富的企业生态。

我们诚挚地欢迎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加入商会,共同分享商会资源,交流合作经验,携手共创美好未来。

联系人:贾永馨  186121639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