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信部:将推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数,精准“画像”实现精准融资
2024-10-30
新闻来源: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
查看次数:1432
在近日召开的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,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表示,今年A股新上市企业中,近七成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。工信部会同证监会开展“一月一链”投融资对接活动、高质量建设区域性市场“专精特新”专板,持续畅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渠道。他透露,将推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数,并探索在金融领域应用实施,通过精准“画像”实现精准融资。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的“领头羊”,在推动科技创新、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,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。目前,北交所254家上市公司中,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23家,占比48.43%。证监会公众公司监管司副司长商庆军表示,将持续把好“入口关”,研究推动将北交所创新性评价体系化、制度化,通过设置定量标准、明确创新类型及负面情形等方式,进一步明确市场预期,支持更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、有利于延链补链强链、聚焦科技创新的优质企业发行上市。 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认为,北交所致力于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,在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功能。展望未来,他表示,将进一步强化制度的适应性、创新的包容性、服务的精准性、政策的协同性,以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。 “近年来,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日本IPO市场的主力军。”大和证券(中国)总经理耿欣在介绍日本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时表示,在二级市场方面,日本政府采取持续引入增量资金、鼓励并购重组、改善公司治理等长期举措。 “新交所设立了灵活的制度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。”新加坡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魏浩宇表示,在上市板块的设置上,新交所设置了主板和凯利板。主板主要面向发展成熟、业绩稳定的企业,凯利板则为高速发展的有潜力的企业提供了平台。这种分层设计,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寻求资本市场的支持提供相应的平台。 金长川资本董事长刘平安表示,上市公司要充分认识到上市不是公司发展的终点,而是公司发展的起点。企业上市后如何高效整合金融资源与产业资源,是每家北交所上市公司需要思考并快速行动解决的问题。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,是在北京市工商联的领导下,致力于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。商会始终坚守为专精特新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初心,积极发挥整合资源、汇聚人脉、解决痛点的独特优势,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覆盖成长全过程、全产业链的细致服务。目前,商会已汇聚370余家会员企业,其中包括20余家上市公司和70余家国家级专精持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这些企业分布在高端智能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集成电路、节能环保、新材料等多个前沿和关键领域,共同构成商会坚实的行业基础和丰富的企业生态。我们诚挚欢迎更多的企业加入商会,共同分享商会资源,交流合作经验,携手共创美好未来。